白洋淀:生态修复中的“华北明珠”

来源:转自中国自然资源报 作者:王晓燕 发布时间:2021-06-17

白洋淀是华北平原最大的淡水湖泊,素有“华北明珠”“华北之肾”的美称。

白洋淀湿地面积达366平方千米,由143个大小不同、形状各异的淀泊组成,淀内沟壕纵横相连,芦荡、荷塘、渔村星罗棋布,叠叠荷塘、莽莽芦荡更是湿地的特色景观。2017年4月,雄安新区成立,规划构建“蓝绿交织、水城共融”的生态城市,其中白洋淀则是雄安新区蓝绿交织空间的重要组成。 

其实,白洋淀流域的生态环境曾经一度恶化。20世纪60年代以来,上游大量水利工程竣工并投入使用,使得白洋淀入淀水量明显减少,湿地功能退化;20世纪七八十年代,人口增加、经济发展等导致用水量增加,入淀水量急剧减少,1983年~1988年曾出现连续5年的干淀期。因淀泊出现了间歇性干淀、水质恶化等问题,许多珍稀的鸟儿也远走他乡。 

白洋淀湿地“生病了”,亟待医治!1997年以来,通过河北省政府及相关部门协调,上游水库开始加大力度对白洋淀补水,“引岳济淀”“引黄入冀补淀”以及南水北调等生态补水工程也陆续实施,湿地退化减缓,并呈缓慢增加趋势。 

2017年4月雄安新区成立,白洋淀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力度加大,入淀河流水环境综合整治、白洋淀区内外环境综合治理、生态补水配套和生态环境监测能力建设等多项工程陆续开展,白洋淀生态环境治理取得显著成效。尤其2018年以来,在保证沿线大中城市正常生活用水前提下,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连年择机向白洋淀上游河流及淀内实施生态补水,加上“引黄入冀补淀”及上游水库等多源补水,补“活”了上游河流,白洋淀水位也提高了。据悉,2020年生态补水确保了白洋淀水位保持在7米左右。 

环境治理和生态补水工程实施,使得白洋淀水质恶化趋势得到有效遏制,2020年白洋淀湖心区水质达四类标准。水质逐步改善,水生生物群落亦逐步恢复,栖息鸟类的种类和数量明显增多。 

为支撑白洋淀生态环境修复,2019年以来,中国地质调查局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中心在白洋淀地区开展了生态地质调查工作,截至目前,完成了白洋淀底泥全面体检,从地球化学角度提出了生态清淤建议;查清白洋淀区耕地和淀中村表层土壤环境质量,研判水位恢复条件下淀泊富营养化风险,为当地退耕还湿、退村还湿提供决策依据;查清白洋淀及周边浅层地下水质量,助力水资源合理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圈定白洋淀渗漏防治重点区,支撑白洋淀生态保护与修复。同时,通过水动力模拟掌握了天然条件、人工补水等不同情境下白洋淀水动力场分布及其演化规律,为白洋淀水动力恢复、围埝清除和生态补水提供地学依据,并完善了湿地水文—气象—地下水综合监测体系,服务白洋淀生态环境治理。 

雄安新区建设践行生态文明理念,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将淀水林田草作为一个生命共同体进行统一保护、统一修复,确保新区生态系统完整,蓝绿空间占比稳定。当前,为深入推进白洋淀湿地生态环境修复与保护,仍需大力推进白洋淀上游流域综合整治。 

近期,水环中心在已有工作成果基础上,针对国家和省、市政府“十四五规划”积极谋划,从生态地质角度聚焦白洋淀流域上游生态问题,按照“整体保护、系统修复、综合治理”原则,提出分层次开展太行山区水源涵养区、入淀河流修复区和平原水生态调控区生态地质调查工作建议:开展太行山水源涵养区生态地质调查,助力提升白洋淀上游山区水源涵养能力;开展白洋淀流域水生态调控研究,优化恢复流域自然水循环调控;开展入淀河流生态保护修复调查,为水系联通和生态补水提供依据。 

相信不远的将来,白洋淀湿地将得到持续有效治理保护,生态系统恢复到自我循环状态,为雄安新区建设“蓝绿交织”的国土空间铺好生态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