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二氧化碳地质储存潜力评价与关键技术荣获一等奖

来源:地调局水环中心 作者:任美娟 胡丽莎 发布时间:2017-12-08

 近日,国土资源部发布《关于2017年度国土资源科学技术奖获奖项目的公告》,水环中心“全国二氧化碳地质储存潜力评价与关键技术”成果荣获2017年度国土资源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二氧化碳地质储存是一项国际公认的具有大规模温室气体减排潜力和保障能源资源安全的战略技术。根据党中央、国务院应对气候变化工作决策和部署,国土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充分发挥地学专业技术优势,先后部署了地质调查计划项目“全国二氧化碳地质储存潜力评价与示范工程(2010-2012)”和国土资源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深部咸水层二氧化碳地质储存关键技术研究(2012-2014)”。中国地质调查局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中心组织吉林大学、中科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等20余家专业调查队伍、科研院所300余名专业技术人员联合攻关,针对我国沉积盆地低孔低渗、非均质性强等地质条件特点,在二氧化碳地质储存基础理论、关键技术、工程示范、评价技术和指南规范等方面取得一系列创新性成果。  

在基础理论方面,获取了典型关键矿物的反应动力学参数,完善了二氧化碳地质储存数值模拟的热力学和动力学数据库;揭示了储层矿物固碳与CO2–水–岩-微生物作用机理;明确了不同类型盖层封闭性演化的内在机制,提出砂岩型盖层在一定条件下也可形成有效封闭的新认识。  

在关键技术方面,研发了二氧化碳迁移转化的数值模拟系统,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满足二氧化碳地质储存储层建模、评价预测等技术需求;研发了深层pH值原位监测系统,填补了国内pH值深层原位监测技术空白,满足1500米以深的监测技术要求;研制出的深部井下狭窄空间原位流体U型管取样器,为深部井管内狭小空间流体取样积累了经验,达到国内领先水平;研制了新的磷酸盐耐腐蚀水泥体系,为规模化二氧化碳地质储存固井安全提供了新材料。 

在工程示范方面,与神华集团合作,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建成了我国首个每年10万吨级深部咸水层二氧化碳地质储存示范工程,掌握了深部咸水层二氧化碳地质储存全流程工程技术;集成创新了我国二氧化碳地质储存选址、综合地质调查、遥感、地球物理、钻探、样品采集与测试、监测、数值模拟等技术方法体系,为我国二氧化碳地质储存规模化实施储备了一批关键技术。  

在评价技术方面,构建了我国二氧化碳地质储存评价技术方法体系,评价了全国区域级和盆地级二氧化碳地质储存潜力与适宜性,编制了《中国沉积盆地二氧化碳地质储存潜力与适宜性评价图(1500万)》和《中国主要沉积盆地二氧化碳地质储存潜力与适宜性评价图集》,为国家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战略和规划制定提供了基础数据。  

在指南标准方面,参与编制了环境保护部《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环境风险评估技术指南(试行)》,以及《中国二氧化碳地质封存选址指南研究》,为我国二氧化碳地质储存工程场地选址与环境影响评价提供了技术指南和政策法规依据。  

    项目成果产出类型丰富,推广应用也带来了显著的社会、环境和政治效益。项目取得的全国区域级和盆地级二氧化碳地质储存潜力与适宜性评价数据,为我国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政策规划制定提供了翔实的数据,提升了我国在应对气候变化领域负责任大国形象。项目在二氧化碳地质储存工程选址、建设、运行、监测、评价等方面储备了一批工程实践经验,为类似地区开展规模化、商业化储存工程提供技术支撑,助力规范和指导我国二氧化碳地质利用与封存项目的实施。项目在二氧化碳地质储存工程建设、环境安全风险研究方面的成果被应用于环保、石油等部门行业指南规范。依托项目搭建了内蒙古鄂尔多斯二氧化碳地质储存示范工程野外科研基地、陕西西安环境影响问题原位试验场、青海平安地下空间资源利用野外科研基地、中国地质调查局二氧化碳地质储存重点实验室等科研开发、科普教育平台,建立了一支稳定的二氧化碳地质储存研究团队,缩短了我国在二氧化碳地质储存研究领域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显著提升了我国应对气候变化与二氧化碳地质储存科研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