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环中心在地质灾害监测预警领域获得五项国家发明专利授权

作者:孟庆佳 发布时间:2025-10-13

近期,中国地质调查局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中心(简称“水环中心”)地质灾害监测预警技术与装备研发团队在地质灾害监测预警与应急处置领域获得5项国家发明专利授权。这些专利从监测预警、数据处理到应急保障,多维度构建起地质灾害防控技术体系,为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发挥重要作用。

一是泥石流监测预警方法及装置(ZL202510653823.2) 凭借“立体监测网络 + 多维度参数判定”的创新设计,有效提升了泥石流感知、监测、预警的准确性、稳定性与精度,能够排除暴雨、大风等环境因素的干扰,大幅降低误报、漏报率,为山区泥石流防治筑牢“精准导航”防线。

二是低功耗地质灾害预警救灾方法、系统及装置(ZL202411765037.3) 以“图论选路 + 电量感知”为技术核心,通过多维度评估筛选出 “最优待选节点”,显著降低预警系统整体功耗,提高单个预警单元 “存活率”,确保极端环境下信息传输的连续性和稳定性,让预警信号在“关键时刻不缺席”,为避险争取宝贵时间。

三是滑坡裂缝位移自适应监测系统及方法(ZL202011039073.3)将自适应监测方法融入滑坡裂缝监测,借助无线监测网络实现多监测点远程监控,达成裂缝位移监测的高精度、多频次、自适应数据采样,既增强了裂缝位移监测的灵活性,又提升了滑坡数据采集的可靠性与精确性。

四是聚焦滑坡监测数据中缺失数据的处理难题,在无需完整原始数据的情况下,一种数据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ZL202310421003.1)可实现对滑坡监测数据时间序列矩阵中缺失数据的有效补全与位移趋势预测,进一步优化滑坡监测数据的处理效率与预测准确度。

五是用于投放或回收地质灾害应急监测设备的机械绳(ZL202510502813.9) 依靠独特结构设计,使绳索具备“姿态可调、刚度可控”的能力,即便在强风、暴雨等极端天气下也能保持稳定,有效提升突发地质灾害应急监测设备投放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为应急设备精准投放与回收提供关键支撑工具。上述5项国家发明专利已在重庆、西藏、云南等地质灾害高易发区实现成功应用。

下一步,水环中心研发团队将持续深化地质灾害关键技术研发,有力提升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科技水平。